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學方法專題討論
Special Topic of Sociological Methods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陳東升 
課號
Soc8008 
課程識別碼
325 D07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備註
上課地點:社422。
限博士班
總人數上限:10人
外系人數限制:2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2Soc8008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由兩個部份所構成,第一部份是談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基礎,從社會科學的哲學基礎當起點,討論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為何的根本問題。接著是閱讀社會學的方法論,從歷史社會學、詮釋學、女性主義的觀點來思考社會學知識的判準,並進一步探討知識形成和提供知識基礎的公民社會之間的關係。最後一部份則是藉由對於實際經驗研究的成果進行反思和討論,再回來修改自己的研究論文,完成一篇可以投稿的期末報告 

課程目標
第一部份:方法論的基礎──(社會)科學哲學與社會學的自我指涉

本課程前兩週是從思想史的角度來討論人文及社會學科思想的變遷,探討思想史家Baumer提到的五個母題:人是什麼、自然是什麼、上帝是否存在、時間是什麼、社會是什麼,因為要理解社會學的發展要放在歷史的脈絡來思考,才能要比較完整的圖像和視野。歷史的探索當成基礎,接著討論「社會學方法論」,首先必須先確立我們的知識性質與研究對象(亦即「社會」)為何,才有可能進一步談「如何來研究它」。這個問題,無可避免地牽涉到本體論與認識論等課題。因此,本課程的第一部份,將從「社會科學的性質」此一問題切入,探討當前有關(社會)科學哲學與知識社會學的一些重要爭論,包括「客觀性」、「價值中立」、「反身性」乃至於「現代/後現代」等議題。不同的方法論,其實是建立在對「人」、「社會」、「自然」與「世界」的不同假設與圖像之上。如何理解不同方法論背後的預設,並尋求較好的可能出路,將是本單元著重探討的議題。

第二部份: 社會學的方法論

這個部份是從知識論的角度來討論什麼是有效的社會學知識、社會學知識的有效性如何來界定,或者更根本的問題是社會學有沒有、需要不要有效的知識,回答這樣的問題可以有很多方式。我們選擇從Bourideu的The Craft of Sociology來定調,Bourdieu在這本社會學知識論的重要著作,本書一方面駁斥素樸的經驗論(實證論),另一方面也反省純粹抽象理論建構的限制,認為從生活世界的社會事件的深度社會建構才是適當的社會學研究途徑。他的論點以古典社會學家Weber、Marx和Durkheim方法論的論述為基礎,特別是Durkheim的想法,因此本書前半是討論三大家的主要社會學方法論的著述,我們閱讀這本書試著去理解Bourideu修正後的理性主義如何成為社會學知識的基礎。

在Bourdieu之後,我們非常具體的從人類學、歷史社會學與女性主義的立場,來討論知識如何形成?知識形成的意義是什麼?人類學我們選讀Geertz的地方知識一書,從這位代表性的學者,我們可以瞭解我們與他者社會的知識是存在著差異,但是透過翻譯、詮釋是存在著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從我們與他者的對話,除了了解他者的社會,對於反省我群知識成立的基礎是相當具有啟發性的。Geertz從具體的例證中,讓我們了解從資料蒐集、語言的解析和生命週期的位置,對於構築共同認識基礎的步驟。歷史社會學的研究與人類學研究所具有的共同性是,處理不同社會的共同點,這將會牽涉到我們對於這些案例是如何定位的,也就是說個案的本體特性是什麼?這個問題清楚了,那麼就帶出後面不同知識判準的基礎。歷史社會學者是讓我們了解不同知識典範的存在。最後,女性主義者對於知識的判準推到另外的一個面向,從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關係出發,重視研究成果對被研究對象或是女性的實踐(或政治改革)的意涵,也就是讓被研究者瞭解被壓迫的情況、啟發她們不公平或是不正義感,進而形成政治行動。

 
課程要求
請在上課前一天繳交1-2頁之critical memo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詳課綱 
參考書目
詳課綱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2  課程介紹 
第2週
3/01  調整放假 
第3週
3/08  Baumer, Franklin. 1975. Modern European Thought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deas 1600-1950 New York: Macmillan. (pp. 1-237) 
第4週
3/15  Baumer, Franklin. 1975. Modern European Thought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deas 1600-1950 New York: Macmillan. (pp. 238-525)  
第5週
3/22  de Certeau, Michel. 1975. The Writing of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i-xxviii; Pp.1-113) 
第6週
3/29  Bourdieu, Pierre. 1991. The Craft of Sociology: Epistemological Preliminaries New York: de Gruyter. 
第7週
4/05  春假  
第8週
4/12  Kuhn, Thomas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遠流有中譯本). 
第9週
4/19  Weber, Max. 1949.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Free Press  
第10週
4/26  Winch, Peter. 1958. The Idea of a Social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 Kagan Paul. (巨流有中譯本)  
第11週
5/03  Sayer, Andrew. 2010.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A Realist Approach. New York: Routledge. (巨流有中譯本)  
第12週
5/10  Lyotard, Jean-Francois.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eapolis: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第13週
5/17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1999. 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4. (群學有中譯本)
葉啟政,2001,《社會學與本土化》,台北市:巨流。Pp. 109-209
 
第14週
5/24  Harding, Sandra. 1986.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Chps. 1,2,3,6,7) 
第15週
5/31  Geertz, Glifford.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Basic Book. (中譯本由麥田出版) 
第16週
6/07  端午節 
第17週
6/14  Latour, Bruno.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pp. 159-262 
第18週
6/21  期末考週